從幼兒學習特質談注意力的集中

一定要坐著學嗎?

作者:林麗英


幼兒的語言發展,受認知、學習能力等因素所影響。因此,孩子由認知活動所習得的觀念,將建構及語言內容;而在學習過程中,注意力的集中程度,則會影響學習活動的進行與經驗的汲取。

幼兒會受年齡、理解、環境等因素影響,常表現出「易分心」的現象,然而這並不表示他們都有「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」。往往只需要適當調整互動與教學的模式,或簡化教學步驟,配合孩子的興趣來引導,就能改善幼兒注意力的問題,使其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
在本篇中,將談談多數人經常困擾與混淆的「幼兒注意力」問題,希望在澄清一些概念後,能夠避免任意給孩子貼上「注意力不集中」的標籤,也進一步讓大人更輕鬆、孩子的學習更愉快!

怎麼都不專心?
──
他每天爬上爬下、跑來跑去,總是很難坐下來,除非看電視……

──他上課左顧右盼,低頭玩自己的東西,一會兒又和旁邊的小朋玩起來,不注意聽老師講……

──他事情做一半就跑開,要他做連連看,根本坐不住……

孩子坐不住,注意力不集中,大概是父母或老師最常抱怨的問題。許多孩子因此被貼上「過動兒」的標籤,有些就不斷去接受感覺統合的課程,日復一日接受「搖、盪、跳、滑」的刺激,只盼能「坐得住」。
其實,許多「坐得住」的孩子也經常不知神遊何處;許多動如脫兔的孩子卻也還是能學得好、識得精。有位朋友告訴我,他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地被老師稱為「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兒」,可是等到孩子至國外就學,國外老師卻認為他太安靜了!

事實上,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及活動量情形,受許多因素影響,而非只是由一特定情境(如能否在教室或做功課……)及我們大人主觀來判定的(文靜型的老師可能對孩子動態學習方式的接受度較低)

注意力的影響因素
一般來說,幼兒注意力受下列因素影響:
年齡:年齡越小的幼兒,注意力維持的時間越短,亦容易受新刺激影響而移轉。

興趣:許多父母常說:「要孩子看書、做功課,他總是很痛苦、坐不住,但一看電視、打電動或玩玩具,就可連坐數小時不動」。可見孩子對有興趣的事物會有較佳的注意力,我們成人不也明顯受此一因素影響。

環境:我們都瞭解,當寫東西或思考一件事時,需要在較少干擾的環境中進行;相同的,要幼兒在一個吵雜的環境,或有許多足以吸引他分心的事物旁做一件須集中注意力的事情,是較難的。

學習方式:幼兒的學習特質是需要藉操作、探索方式來學習,所以許多孩子在學校或家裡總是東摸摸、西弄弄的,東西拿起來就咬一咬、丟一丟、拆一拆。幼兒多是「超級行動派」,而非凡事「停看聽」,所以也容易予人「活動量大、注意力不集中」的錯覺。

認知與理解能力:是否有過這種經驗:台上講得枯譟乏味,又讓人聽不懂;台下不是低頭睡覺、竊竊私語,就是傳紙條或離席。這不也是「注意力不集中、坐不住」的寫照嗎?

相同的,幼兒在教室裡聽不懂老師的課程內容,也會影響他注意力的集中程度。所以,許多學習較困難的孩子,經常被冠上「注意力不集中」的封號,殊不知「學習困難」與「注意力不集中」其實是互為因果的。

腦功能與生理的穩定:許多有癲癇或腦傷的小孩,較不容易集中注意力;身體病弱或發展遲緩的孩子,也多合併「注意力渙散」的情形。
時間:時間越久則越不易集中注意力,這也就是為何上課應有下課時間;長時間工作中間應稍作休息。幼兒在學校一天的學習與灌輸下,回家要能立刻集中注意力來作功課,其實是很難的。

動靜皆宜的學習引導

試想:要完成一題「把相同的水果連起來」的題目,孩子至少應具備靜坐、握筆、畫直線、畫斜線、理解題意等能力,且須有「相同」的認知概念及正常的視覺。而這樣一個題目,事實上是在讓孩子練習「同物配對」的概念,倘若孩子無法握筆、無法畫線,可能就無法完成此一題目,但這並不代表孩子不懂同物配對的概念。換一個角度來看,如果要孩子習得此一概念,同樣可藉由「把相同的東西收起來」、「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個盤子」等動態且實際的方式來完成,比一成不變地要孩子坐下來寫遊戲簿要有趣多了!
所以,孩子不愛靜坐學習,許多父母或老師就顯得憂心忡忡,其實是不必要的。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受先天氣質影響。有些天生活潑外向,有些內向畏縮;有些愛動手,有些卻只作壁上觀。「動如脫兔、靜如處子」就是一個人動靜皆宜的最好形容。
對於教學活動的引導,我們特別需要考量孩子學習特質的差異,提供動靜皆宜的教學活動,而非齊頭式地要求所有孩子均要「坐下來學」。
在引導孩子的互動與學習時,應注意下列事項:

學習引導應可動可靜

特別是對較坐不住的孩子,應多給予動態的學習方式。如:目標是認識交通工具,可以用圈選方式(靜態);用賓果遊戲把交通工具圖卡貼上(靜態);也可以來個「尋寶大賽」(動態)。
同樣的,要建立配對概念,可以連連看、排排看,也可以來個「大搬家」。其實,教學目標不變,教學方式卻是可以有許多彈性的。

學習內容應符合孩子的能力

我們總是主觀地認為孩子現在應學注音符號、學寫字、認識1234,而往往忽略孩子的能力,所以教學內容易流於太簡單或太難,更遑論是否實用。
在引導學習前,我們應該先考量孩子基本能力是否已建立:例如在學寫字前,是否應先學會仿畫、仿形狀;在仿畫前,是否先會握筆塗鴉;在握筆塗鴉前,是否應考慮孩子手的「精細動作」(會用前三指取物)及視覺、知覺的能力。要瞭解對一個孩子而言,每項能力都是由許多基本能力累積而來的。要寫字,就離不開動作能力、認知能力及感官能力;要學習語言,也是建構在認知、動作、互動及環境上溝通機會的給予。
每個孩子的學習速度都不盡相同,如何捏個別差異,在孩子現有能力上建構新的能力,才是教學的藝術。

學習情境的設計,應依孩子特質及學習內容不同而調整:

雖然孩子經常將玩具弄得亂七八糟不便收拾,然而對於一個正利用探索方式學習的幼兒來說,給予開放而安全的環境(而不是把東西鎖進櫃子裡),讓他隨機地操作撥弄,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。例如:要進行美勞活動,就不要怕弄髒地板、衣物,而給予極多限制。

此外,學習情境也應隨著不同需要做調整。例如要作視聽教學,就應遠離喧嘩,不應與體能等其他活動場地混合;要作靜態的認知教學,就應在外來刺激較少的環境,將不必要的玩具或教材遠離孩子的視線。

EQIQ近來的熱門話題──EQ(情緒智商),帶給為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很大的省思。多年來,我們急於傳輸給孩子許許多多知識,急於充填孩子的學習內容,而往往忽略建構孩子的最大學習本錢──學習動機。我們早早地用各種威脅利誘的方式,來逼迫孩子學習,用沉悶靜態、單向傳輸的方式來「教」──老師是「教」;孩子是「被教」,使得孩子學習的興趣被扼殺。

其實,我們不也看過:孩子自教室狂奔而出的燦爛笑容、拆玩具的專注,或者弄著我們認為很無聊的那一盆水,為「玩」而廢寢忘食的樣子──這就是EQ中談及的「神馳」。這種注意力極端集中的神馳經驗,將是人一生學習和做事的本錢。沒有「神馳」現象,作家無法出現握筆疾書的靈感,畫家也沒有那曠世創作。
所以,誘發孩子的學習動機,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興趣,遠比學習的內容、學得多少知識重要太多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聽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